Premium

科學遇見藝術:聲音

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呢? 聲音有表情嗎?聲音有顏色嗎?

康丁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主張特定視覺特徵(顏色形狀等)和聲音有對應的關係。而科學家近期的研究打破身體感官是獨立運作的模式,提出每個感官都有交互影響。「聽見色彩」這種跨越感官的行為,我們可以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感受到非常驚人的藝術表現。

原創內容:聲音,除了讓學生們對聲音有初步的認識,更以跨領域素養導向的活動設計,結合科學知識與藝術創作的概念,讓藝術與科學有一場美的相遇。希冀透過美感教育、設計思考及日常物件的串整,來達成「生活即教育」的目標,讓學習更貼近生活。

 👉活動說明:

  • 觀看原創內容設計的教學輔助動畫影片:認識聲音。
  • 思考看看,哪些物品會發出聲音呢? 在日常生活中,還有哪些物品會發出聲音呢?學生們可以運用myViewBoard 互動小幫手的檔案分享(Throw)功能,將照片或是錄製的影片上傳到白板上。
  • 創造聲音的符號!聽一聽聲音,找出聲音的特徵,並把它畫出來該聲音給你的感覺。
  • 不同的樂器有各自的音色,有聽出來嗎?覺得會是什麼顏色的呢?
  • 一起來畫出你對這首柴科夫斯基創作的《1812序曲》的感覺吧!就像是把音樂與藝術巧妙結合的康丁斯基一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