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rSync使用情境
ViewSonic AirSync 是一個多功能的無線螢幕分享解決方案,它提供不同的 Sender 應用程式以適應不同的作業系統和使用場景。以下分別是在使用桌面設備以及使用移動設備的使用情境下,AirSync在操作上的說明以及使用體驗差異:
一般電腦上的使用情境
Windows Sender 和 macOS Sender
這兩種 Sender 都是需要在 Windows 或 macOS 電腦上安裝的應用程式。它們提供最完整的功能和最佳的體驗。
特點:
● 完整功能支援: 提供最完整的 AirSync 功能。
● 觸控回傳 (Touchback): 這是最大的優勢之一。使用者可以直接在 ViewSonic IFP 上反向控制Windows/macOS電腦,這對於互動式簡報、協作和教學非常重要。
● 螢幕延伸 (Extended Screen): 在分享螢幕時,選擇以螢幕延伸的方式進行分享,可以將 IFP當作Windows或是macOS 電腦的延伸螢幕,這樣您可以在 IFP 上顯示簡報內容,同時在電腦上查看備註或進行其他操作。因系統權限問題,macOS使用者請安裝”獨立發行版本”的macOS Sender,Apple Store版本的macOS Sender無法支援螢幕延伸功能。
● 快速連線: 可自動搜尋同網段的 IFP ,無須輸入Display Code以及OTP。
● 區域網路 (LAN) 和網際網路 (WAN) 連線: 支援在同一區域網路內或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螢幕分享。
● 螢幕註記功能: 支援在分享的內容上進行即時註記。
● 裝置端遙控 (Device-side Remote Control): 可以將 ViewSonic IFP 的畫面分享到Windows/macOS電腦,並支援從這些裝置反控 IFP 的畫面。
Web Sender (airsync.net)
Web Sender 是一個基於網頁瀏覽器的解決方案,無需安裝任何軟體。
特點:
● 無需安裝任何應用程式: 最主要的優勢是無需在發送端裝置上安裝任何應用程式,只需打開支援的瀏覽器(Chrome 或 Edge)並訪問 airsync.net 即可使用。
● 網路連線要求: 需具備網際網路連線以分享螢幕。
● 適用情境: 適合臨時性、快速的螢幕分享需求,尤其是在不方便安裝軟體或裝置不在同一區域網路的情況下。
主要操作差異:
以下為Windows Sender,macOS Sender以及web sender在操作上的差異:
● 系統權限: 在 macOS 上,您可能需要額外設置系統權限(例如螢幕錄製、麥克風等)才能讓 macOS Sender 正常運作。Windows 則相對較少這類權限問題。
● 安裝流程: 兩者的安裝流程會因各自的作業系統而異。
- Windows Sender: 自https://airsync.net下載Windows Sender安裝檔後,自行安裝。
- macOS Sender (獨立發行版本): 自https://airsync.net下載macOS Sender安裝檔後,自行安裝。
- macOS Sender (Apple Store版本): 至Apple Store直接安裝
● 音訊輸出:macOS Sender使用者需要自行安裝虛擬音訊輸出驅動程式,以便能同時分享視訊及音訊。Windows Sender無此需求。相關音訊分享的差異請見下表說明。

● 不支援觸控回傳 (Touchback): Web Sender無法透過觸控 IFP 來控制發送端電腦。
● 不支援螢幕註記功能 (Annotation): Web Sender無法在發送端進行即時註記。
● 不支援接收 IFP 螢幕: Web Sender無法將 IFP 的畫面分享到裝置上。
● 螢幕分享選項:
- Web Sender可選擇分享整個螢幕、應用程式視窗或瀏覽器分頁。
- Windows及macOS Sender可選擇分享整個螢幕、特定應用程式視窗或延伸螢幕功能。
總結比較表:

結論:
如果您需要最完整的功能、最高的互動性(特別是觸控回傳)和最佳的性能表現,且允許在您的電腦上安裝軟體,那麼Windows Sender 或 macOS Sender 是您的首選。
如果您只是需要快速、臨時地分享螢幕內容,且不介意缺乏互動功能(如觸控回傳),或者在無法安裝軟體的環境中,那麼 Web Sender 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解決方案,但請注意其功能上的限制。
移動設備之使用情境
ViewSonic AirSync 的 Android Sender 和 iOS Sender 應用程式都旨在實現行動裝置與 ViewSonic 互動式平板 (IFP) 顯示器之間的無線螢幕分享。儘管它們的核心功能相似,但由於 Android 和 iOS 作業系統本身的設計差異和限制,它們在觸控回傳 (Touchback) 和螢幕分享方式上存在主要差異。
以下是兩者在操作上的說明及比較:
Android及iOS Sender:
● 專用應用程式: 兩者都需要在各自的行動裝置上安裝 ViewSonic AirSync Sender 應用程式。
● 快速連線: 都支援透過輸入投影識別碼和一次性密碼、或掃描大屏上的 QR Code 進行快速連線。
● 全螢幕分享:
- Android (Android 14以前) 及iOS Sender「一律分享整個螢幕畫面」,不支援像 Windows/macOS Sender 那樣選擇分享特定應用程式視窗或延伸螢幕。
- Android 14(含)以後的版本允許使用者分享或錄製應用程式的單一視窗。
● 區域網路 (LAN) 和網際網路 (WAN) 連線: 支援在同一區域網路內或透過網際網路進行螢幕分享。
● 接收 IFP 畫面: 支援將 ViewSonic IFP 的畫面分享到行動裝置上。
● 接收 IFP 畫面時,反控IFP畫面。
主要操作差異:
以下為Android Sender以及iOS Sender在操作上的差異:
1. 觸控回傳 (Touchback):
- Android Sender: 支援觸控回傳 (Touchback)。這意味著您可以在 ViewSonic IFP 上直接觸控操作Android裝置。裝置端需Android 10以上版本。
- iOS Sender: 目前 ViewSonic AirSync 的 iOS Sender「不支援」觸控回傳。 這是由於 iOS 系統的設計限制,Apple 對於第三方應用程式控制裝置的程度有嚴格的規定。因此,您在 ViewSonic IFP 上觸控螢幕時,無法反向控制您的 iPhone 或 iPad。您仍然需要回到 iOS 裝置上進行操作。
- 最新版本的AirSync將支援iPad裝置上,透過AirPlay分享畫面時,可透過藍芽連線從IFP端反控iPad裝置。但透過iOS Sender分享仍不支援觸控回傳。
2. 螢幕分享流程:
- Android Sender: 連線後,通常會提示「立即開始」或類似的選項,點擊後即可開始分享整個螢幕或單一應用程式 (Android 14以上)。
- iOS Sender: 連線後,通常需要點選「開始直播」才能成功投影螢幕。這是 iOS 系統的安全機制要求。
3. 分享應用程式視窗/特定內容:
- Android Sender: 如前所述,一律分享整個螢幕或單一應用程式 (Android 14以上)。
- iOS Sender: 只允許分享整個螢幕。由於 iOS 的沙盒機制,應用程式難以存取其他應用程式的內容。
4. 螢幕延伸:
- Android Sender: 不支援螢幕延伸。
- iOS Sender: 不支援螢幕延伸。行動裝置的特性使其不適用於雙螢幕延伸的簡報模式。
5. 螢幕註記:
- Android Sender: 支援螢幕註記功能。
- iOS Sender: 不支援螢幕註記功能。
總結比較表:

結論:
對於需要在 ViewSonic IFP 上直接反控手機/平板內容的使用者來說,Android Sender 通常能提供更佳的互動體驗,因為它支援觸控回傳。而 iOS Sender 由於系統限制,無法提供此功能,使用者需要回到 iPhone/iPad 上進行控制。
除了觸控回傳的差異,兩者在核心的螢幕分享、多人協作和連線方式上則大同小異。選擇哪種 Sender 取決於您擁有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以及對觸控回傳功能的需求。
結束投影的行為
在結束當下的投影時,ViewSonic AirSync 的三種 Sender 在操作體驗上存在些許差異,如下表所示:
總結比較表:
